打字速度測試

直到20世紀末,文本都是透過特殊的機械打字機輸入的,直到1980年代,它們才逐漸被電子設備取代。
個人電腦在最初的配置中就具備了文本輸入功能(透過鍵盤),並可以將文本列印到外部設備(印表機)上。當PC普及後,打字機的需求自然就消失了。
然而,如果從未有過打字機,那麼字母數字輸入方式是否會被發明,以及現代鍵盤的形態會是怎樣,就不得而知了。因此,在談論文本輸入和列印時,首先應該回顧打字機的歷史。
打字機的歷史
最早的文本和圖像複製是透過印刷技術在古代中國的紙張和紡織品上完成的。考古發現表明,早在公元3世紀,東亞地區就已經出現了這種技術。後來的印刷實例也在古埃及被發現,其歷史可追溯到1600多年以前。這些實例包括保存完好的紙莎草紙和織物,上面印有文字和圖案。
如果說到大規模印刷書籍(不僅僅是單個副本,而是使用印章或模板進行批量印刷),這種方法是在6世紀到10世紀之間發明的。該技術同樣源自中國,迄今保存最古老的印刷文獻是868年的木刻版 《金剛經》。
幾個世紀以來,印刷文本僅限於大型機構,主要是政府和宗教機構,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印刷的成本過高且難以獲得。直到18世紀,情況才有所改變,當時英國授予了第一項便攜式打字機的專利。許多歐洲工程師都在研究此類設備,但確切的發明者是誰,已無從考證。
可以確定的是,第一款商業上成功(並被廣泛使用)的打字機是蕭爾斯和格利登(Sholes & Glidden)開發的型號,即著名的 Remington 1。該型號配備了QWERTY鍵盤,於1873年在英國推出,並為後續的打字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
更早之前,在1808年,義大利機械師佩萊格里諾·圖里(Pellegrino Turri)發明了一種具有快速列印功能的設備。他還因發明複寫紙而聞名。雖然圖里的打字機沒有保存下來,但使用該設備列印的文件仍然存在。
查爾斯·惠特斯通(Charles Wheatstone)在19世紀50年代製造的打字機也未能保存下來,因為他既沒有為其申請專利,也未將其投入大規模生產。因此,目前僅存的打字機模型是 Remington 1,儘管歷史表明,最早的打字機實際上是在150-170年前發明的。
到20世紀中葉,電力成為主要動力來源,第一批機電打字機應運而生。1973年,IBM推出了 Correcting Selectric 機型,該機型具有糾正打字錯誤的功能。它可以使列印頭向後移動,用白色墨水覆蓋錯誤的字符,然後再列印正確的字符。
新時代
機電打字機的時代並未持續太久:1984年,IBM PC的列印標準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採用。打字機逐漸被配備83鍵XT鍵盤的個人電腦所取代。
這種鍵盤允許更改輸入模式,使得大小寫字母的切換變得更加方便。到1986年,XT鍵盤首先被DIN設備取代,隨後又被具有101至106個按鍵的Model M鍵盤取代。連接埠也被更改為PS/2,並且首次引入了Windows鍵和Menu鍵。
現代鍵盤透過USB連接,除了標準按鍵外,還配備了額外的多媒體按鍵,如音量控制、搜尋、頁面重新整理等。使用這些鍵盤打字變得極其簡單和方便。輸入信號幾乎可以瞬間傳輸到計算機,使得打字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300-400個字符。目前的打字速度紀錄由米哈伊爾·舍斯托夫(Mikhail Shestov)保持,他使用盲打方法在一分鐘內輸入了940個字符。
到目前為止,這一紀錄尚未被打破,但這並不是必須的。每分鐘輸入200-300個字符已經足以被認為是熟練的打字員,而你隨時可以透過免費的線上測試來測量自己的打字速度。
你可以定期進行該測試,以追蹤自己的進步。快速且準確地打字是一項有用的技能,它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並且受到雇主的高度認可。